一、指导思想
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评价,实行以人为本,探索“减负增效”的教学之路。特制订如下方案:
二、组织保障机构:
成立作业管理工作组:
组长:高文慧
副组长:杜莲
成员:杨曼、各学科组长
三、实施目标
长期以来,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而效率低下的现象一直是困扰广大师生的一个突出的教学问题。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的教学环节中,将“作业”作为一个具体的问题加以研究,也是依据我校师资和学科专业水平发展状况确定的。活动期望达成以下主要目标:
1.减少重复、机械操练、死记硬背、东拼西凑的作业练习,改善作业效能,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教师能比较系统地掌握不同类型练习题的功效,并具有开发一些有针对性、层次性的思维能力训练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研究新的作业设计理念,拓展作业的内容和形式;
4.形成协调各科作业量,科学控制学生作业总量的机制;
5.学校、家长、学生共同探讨并形成正确的课业观,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
四、实施内容
1.学校组织备课组、学科组学习和培训,召开全体教师动员大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2.以学科组、备课组为单位反思过去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分析低效、无效作业的形成及危害,形成新的作业设计理念。研究拓展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各学科组、备课组设计具体研究方案,经教科室审核后实施。
3.“有效作业”案例研讨活动。以备课组或学科组为单位,利用各学科教研活动时间开展“有效作业”问题研讨交流活动,活动要有主讲人以及记录。各教研组设计具体研究方案,经教科室审核后实施。
4.教师作业专题设计评比。分学科进行,按照备课组开展教师作业设计评比。
5.征集教师作业设计、“有效作业”研究成功案例并进行总结交流。
6.承认差异,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分层次布置作业。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在个性、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设计、布置作业时应考虑“四要”即: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因班而异,因人而异;要有梯度和区分度,分开层次,不拿同样的作业去对待所有的学生。让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提高,都感到满意。
7.精心选题,确保每一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8.面向全体、科学安排作业量。
坚持“四有四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及时反馈,多措并举。教师批改时采用全批全改、精批细改、面批面改这几种方式交错进行。加强对学生解题过程的指导。
五、定期检查、总结交流 学生作业情况,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之一,作业检查采取家长监督和老师监督相结合。
六、适时总结,定期交流,教务处要跟踪检查学科作业完成及批阅情况,对优秀作业组织展示,以树立榜样,激励先进,促进共同提高。
杨柳青镇第二小学
2021年8月26日
|